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698|回复: 5

求解:为什么“春”、“曾”、“著”下面都是“日”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5-12 17:52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悬赏100积分未解决
如题

附件: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发表于 2010-5-12 18:1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成吉思汗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5-12 22:15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假人哈。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5-12 22:1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神奇。。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13 11:38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求解中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6-5 18:38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造字法0 c  X4 Y0 F; M" q
春是会意字. J3 _1 z  Z+ x# {, K' H* a
甲骨文字形,从草(木),草木春时生长;中间是“屯”字,似草木破土而出,土上臃肿部分,即刚破土的胚芽形,表示春季万木生长,“屯”亦兼作声符。小篆字形,隶变以后,除“日”之外,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。本义:春。四季的第一季。
2 @4 ?: q- K7 o* V$ {3 I2 o" Y
% B4 L  ~# V* Y0 h2 Q曾 <副>
, c6 e! X' l+ j% t4 J* o% J3 A) x: N形声字。从八,从曰。本义未明。副词。用来加强语气。3 R6 D5 `5 |* ^! r7 w
过去发生过――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; `. K) ?' s- _* `  B
  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――唐·白居易《忆江南》5 i8 P, {, s9 H4 c& W
  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――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, u/ g4 g  E* A' V0 z# @( K. ?
  又如:曾不(不曾);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;我曾去过杜坪乡
( N+ Y8 N! |% I  s; U, o# G  L  已经 - }" k5 i% Z* {5 t$ q9 s4 a
  竟,竟然;尚 $ h! \0 [' W$ @: `; t* B
  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――《列子·汤问》1 @2 w+ h( A8 c) z
  曾 <形>% Z$ D1 Z2 i% u* o/ f% C
  通“层”。重叠 & ]8 J4 i+ x; A0 @+ m' I# u
  有虞之王,烧曾薮,斩2 ~: I& \4 I2 z: ?% F
  曾 céng曾经(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):他~来过。又见zēn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四川论坛

GMT+8, 2025-4-30 16:21 , Processed in 0.046371 second(s), 6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